科研管理系统登陆
重庆大学社会科学研究处管理平台
项目申报系统 项目申报系统 项目申报系统 项目申报系统
重庆市基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信息来源:重庆大学社会科学研究处 发布者:项目与成果办 发布日期:2017-07-24 09:43:38 阅读次数:

主持人简介:

张邦辉,男,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兼),重庆大学教师聘任专门委员会副主任,重庆大学公共管理专业硕士(MPA)教育中心主任,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理事,中国政治学会理事,重庆行政管理学会常务理事,重庆政治学会副会长,重庆市社会保障监督委员会委员,中华名辩盟副会长。

公开发表论文40余篇,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专著l部,作为副主编出版教材1部,参编2部。作为负责人主持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重庆市重大决策招标项目、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等科研项目近20项。获全国统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重庆市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重庆市第八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重庆市发展研究奖二等奖等省部级奖励和表彰。

一、成果的基本情况

重庆大学张邦辉教授主持的2014年度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推进重庆市基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批准号2013ZDB33;结项证书号2015373;最终成果为研究报告《推进重庆市基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课题组成员有:刘晓民、徐鲲、陶世祥、邓美涛。

二、成果的主要内容

(一)目的和意义

1.目的。第一,在梳理分析国内外相关理论和研究中国基层治理发展的基础上探索重庆市基层治理完善的理论依据。第二,在分析重庆市基层治理实践现状基础上研究重庆基层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建设的障碍。第三,结合协同治理的理论观点,在借鉴国内外基层治理领域的经验及发展趋势基础上探索重庆市基层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对策。

2.意义。重庆作为我国最年轻的直辖市、城乡统筹综合实验区,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战略节点,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国家中心城市和内陆开放高地。同时,国务院已经赋予两江新区内陆开放地区重要门户的功能定位,重庆正在依托两江新区建设内陆首个自由贸易园区,全球化、市场化与网络化对重庆的影响必将非常深刻。重庆面临这些众多发展机遇,同时也必然对基层社会治理也提出重大挑战。计划经济时期的单位社会体制所形成的基层治理模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早已不能适应。在适应市场经济与全球化进程中,重庆市不断探索与之相适应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随着新形势和挑战,之前所形成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不足之处也将随之突显。为此,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打造重庆基层社会治理升级版的任务也被提出。研究如何推进重庆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主要内容

1.国内基层治理实践分析。重点分析了北京市朝阳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泰达)的基层治理、南京市建邺区的社区管理、浙江省武义县的村务管理、惠州的基层治理,指出中国当前基层治理创新具有如下经验和趋势:第一,体系上注重“治理结构优化”。第二,主体上注重加强民间力量动员。第三,资源上注重“向下共享”。第四,权力配置上注重“治理监督分权”。第五,思维上重视法治思维和方法。

2.重庆市基层治理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第一,梳理了重庆市近年来基层治理实践的发展历程和工作重点,总结了相关成功经验。第二,重点分析了2014年全国创新社会治理最佳案例——重庆市渝北区的“做实基础网格,夯实平安根基”。第三,分析了重庆市基层治理实践面临的困境:基层社会矛盾仍然较多;社会结构变化剧烈;基层政府存在信任危机;基层政府公权力失范现象仍然显著。第四,剖析了重庆市基层治理实践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政府全面主导的治理模式仍然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基层党组织、公众、社会组织等治理主体发挥作用仍然有限;基层治理体系仍待完善(包括制度不健全、权力缺乏有效制约和监督、治理体系缺乏合力);治理能力建设需要加强(包括基层干部任免机制还不健全、干部培养不全面,基层管理组织设置不科学);法治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的保障作用亟待提升。

3.推进重庆市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路径。第一,基本理念:协同治理。第二,基本原则:一是注重制度建设,填补基层治理空白点:二是注重规范提升,找准基层治理切入点;三是注重提升实效,抓实基层治理落脚点;四是注重科技融合,点亮基层治理创新点。第三,具体举措:一是创新参与方式,实现协商治理;二是改革治理结构,实现科学治理。包括提高基层治理结构的开放度,加强基层治理的协调性;三是密切党群关系,实现有效治理。包括强化基层领导干部的宗旨教育,加强制度建设,创新工作方法;四是建设法治政府,完善基层治理体系。包括推进落实社会组织的注册登记规定,逐步规范其权利范围和边界,纳入法治化轨道;厘清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事项,并规范化、法治化;对城市和农村存在的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等进行规范,并纳入法治化的治理过程当中:让新兴的社会力量通过合法的程序组成具有自主性的社会组织,让这些社会组织通过自我管理、自我发展,成为基层治理多元结构的组成部分;五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升治理能力。包括学习力、执行力、创新力、沟通力的提升;六是加强法治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提升治理水平。

(三)基本观点和创新性

1.基本观点

第一,基层治理是整个国家和社会治理的基础,当前我国城乡治理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困难。在完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的各种途径中,即重构国家与社会关系、选择合适基层治理模式、建立城乡统筹的基层治理新格局、构建服务型政府、使国家治理资源与民间社会治理资源对接等,政府肩负着重要责任。

第二,制度化建设滞后是重庆市基层治理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重庆是我国西部目前唯一的直辖市,又承担着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重要任务。当前,重庆既同全国一样处于社会矛盾多发期,更要承担三工程百万大移民带来的巨大社会稳定压力;既要解决现实的社会稳定重大问题,更面临着城乡差距大、国有老工业基地改造任务重、农村扶贫攻坚任务艰巨对社会稳定工作的严峻考验,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通过完善和优化制度建构来解决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各种新问题的挑战,尤其是当前转型期社会结构的变化以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对社会治理提出新的要求:

第三,协同治理是城镇化进程中基层社会治理的必然选择。要实现良好的社会治理,政府首先要树立协同治理的理念。政府通过发挥主导作用,构建制度化的沟通渠道和参与平台,并综合运用行政管理、居民自治、社会自我调节、法律以及市场机制等多种方式,使非政府组织、企业、公民个人等都可作为治理主体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治理。各参与主体通过民主协商等方式建立平等的治理伙伴关系,充分利用各自的资源、知识、技术等优势,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实现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社会治理目标。

2.创新性

第一,研究视角创新。本课题以重庆为场域,从基层治理的角度分析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问题,这种思路为政府治理以及其他社会事业拓宽了观察视角,也符合政府治理改革的总体纲领。

第二,研究理论创新。本课题运用协同治理理论审视和观察当下基层治理实践的经验,分析重庆当前面临的困境、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政府主导下的多中心治理推进路径。

三、成果的价值和影响

(一)成果的学术价值

通过梳理国内基层治理实践经验,分析重庆市基层治理面临的困境、存在的问题,指出协同治理理念在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能力方面的重要性,是重庆市城镇化进程中基层社会治理的必然选择,并根据相关理论提出提升重庆市基层治理现代化的路径。选题和结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二)成果的应用价值

1.为相关部门找到自身基层治理存在的问题提供分析工具和框架。

2.为管理部门改善基层治理体系和提升治理能力提供国内经验借鉴、参考标准和基本路径。

(三)成果的社会影响

调查研究取得了预期效果,研究报告受到有关专家的肯定,并被相关部门采纳,受到相关部门的好评。

(C) Copyright Chongqing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05005762号
重庆大学 版权所有2012 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沙正街174号 邮编400044 技术支持:重庆巨软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