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管理系统登陆
重庆大学社会科学研究处管理平台
项目申报系统 项目申报系统 项目申报系统 项目申报系统

加强科研诚信,营造良好学术生态
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

信息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发布者:综合与基地办 发布日期:2019-01-08 08:55:37 阅读次数:

2018年3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这是党的十九大召开后该委员会的第一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来说,“科技诚信”就是科研诚信、学术诚信,其要义在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人员在科研和学术活动中,要弘扬追求真理、实事求是、崇尚学术、锐意创新的科学精神,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恪守科学道德准则,遵循科学和学术共同体公认的行为规范。

从哲学社会科学的科研诚信和学术诚信建设来看,这一文件的重要性凸显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增强了科研诚信和学术诚信建设的权威性,使之成为党的十九大后全面深化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二是提升了科研诚信和学术诚信的重要性;三是提升了科研诚信和学术诚信建设的全面性,从总体要求到工作机制和责任体系,再到制度化建设和信息化建设,最后到保障措施等,都作出了全面部署;四是强化了科研诚信管理的规范性,以优化科研诚信和学术诚信环境为目标,以推进科研诚信和学术诚信建设制度化为重点,以健全完善科研诚信和学术诚信工作机制为保障,坚持预防与惩治并举,坚持自律与监督并重,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五是增强了科研诚信和学术诚信工作的针对性,着力于营造诚实守信、追求真理、崇尚创新、鼓励探索、勇攀高峰的良好科研氛围,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科研诚信和学术诚信建设新格局;六是完善了科研诚信和学术诚信建设与评价的可操作性,突出明确责任、协调有序,系统推进、重点突破,激励创新、宽容失败,坚守底线、终身追责等举措;七是凸显了科研诚信和学术诚信建设的前瞻性,如提出建立学术论文发表诚信承诺制度、科研过程可追溯制度、科研成果检查和报告制度等成果管理制度。

哲学社会科学的科研诚信和学术诚信,要贯穿于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活动的全过程和各环节。要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部署,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明确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关于繁荣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论述。要从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科学精神,倡导创新文化,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高度,增强哲学社会科学的科研诚信与学术自信,建设繁荣发展的哲学社会科学强国。

第二,要更为慎重地处理好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的关系。要正确区分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不要把一般的学术问题当成政治问题,也不要把政治问题当作一般的学术问题;既反对打着学术研究旗号从事违背学术道德、违反宪法法律的假学术行为,也反对把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混淆起来、用解决政治问题的办法对待学术问题的简单化做法。

提出这一点的意义还在于,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存在一种不良的现象,似乎学术观点正确的,就没有学术诚信问题;似乎只要讲了一些正确的话,就不便质疑学术诚信问题。当前,科研诚信和学术诚信主要不是用来处理学术关系和政治关系问题,而在于对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研究中的不良学风的根治,在于科研和学术中学者的自律和他律的问题。

第三,学术诚信和学风建设问题。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必须解决好学风问题。学风建设包含的范围应该更大一些,学术诚信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既是学风建设的底线,也是学风建设的境界。因此,学术诚信问题不仅是辖于一定管理制度下的问题,更是学者自我锤炼、自觉自为的治学精神和学术追求问题。不要把不违反学术规范,不违反学术共同体规则,简单地看作是学术诚信,而是要注意彰显学术规范中的学术境界和学术追求的意蕴。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存在一些不良风气,如学术浮夸、学术不端、学术腐败等现象,必须坚决根治。诸如急功近利、东拼西凑、粗制滥造;逃避现实、闭门造车、信口开河;剽窃他人成果,甚至篡改文献、捏造数据等现象,在不同学科内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在很多方面已经成为繁荣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严重障碍。

第四,科研诚信和学术诚信建设的基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提出过一系列要求。从科研诚信和学术诚信特别是结合新时代科研诚信和学术诚信建设中软约束和硬措施的结合上来看,需要特别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推动形成崇尚精品、严谨治学、注重诚信、讲求责任的优良学风;二是营造风清气正、互学互鉴、积极向上的学术生态;三是把社会责任放在首位,严肃对待学术研究的社会效果;四是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真善美的追求者和传播者,以深厚的学识修养赢得尊重;五是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引领风气,在为祖国、为人民立德立言中成就自我、实现价值。(作者:顾海良 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

(C) Copyright Chongqing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05005762号
重庆大学 版权所有2012 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沙正街174号 邮编400044 技术支持:重庆巨软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