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第九次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一)
主要获奖人简介:
冉光和,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农村金融与人力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带头人。兼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组委员、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农业部软科学专家委员会委员、重庆市政府决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重庆市发展改革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国家开发银行重庆分行财务顾问专家、重庆金融学常务理事、重庆市农村金融学会常务理事、重庆技术经济与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副理事长、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经济学家,在《Agricultural Economics》《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经济学季刊》等国际国内公开发表学术表论文157篇,出版专著7部;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等8项,省部级重大项目36项;《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三峡库区应建成国家级生态经济特区》《从国家安全的高度保护好三峡水资源战略储备库》《种养大户和农村中小企业贷款抵押担保办法研究》《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机制与模式》《财政金融政策与城乡协调发展》等研究成果报送中央政治局、国务院、全国人大、全国政协。1996以来共计获得各种奖项17项,其中中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4项、重庆市社科优秀成果奖10项、重庆市发展研究奖5项。
获奖成果:专著《现代农村金融制度构建与创新》
该成果立足农村改革发展的现实背景,深刻借鉴既有理论成果,对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理论进行了系统研究,不仅弥补了当前理论的不足,而且丰富了农村经济学、农村金融学等学科理论体系的内涵,更为重要的是为我国构建与创新现代农村金融制度、促进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提供急需的理论支持。同时在对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的演进、创新及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厘清了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的科学内涵、运行机理、理论模式,为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了基于理论和实证基础上的制度创新设计和综合政策框架,并提出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对政府相关部门的决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主要创新点:一、探索了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实现机理。本专著揭示了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微观基础、制度条件、约束因素,为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理论研究提供了重要铺垫。二、从实践层面深化了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的理论内涵。本专著揭示了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的概念内涵和基本特征,为相关研究提供了理论借鉴。三、以全新视角建立了现代农村金融制度构建与创新的理论框架。本专著重构了农村金融制度的内容体系,在此基础上对各种制度如何设计、如何创新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有价值的制度构建方案。
重庆市第九次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二)
主要获奖人简介:
但斌,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学术委员会科学研究专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主要学术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教育部高校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教指委委员、中国物流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等项目9项,省部级等科研项目30余项;获得重庆市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省部级成果奖7项;在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管理世界》《管理科学学报》国际国内重要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被SSCI/SCI/EI收录80余篇;出版专著8部。
获奖成果:专著《生鲜农产品供应链补货与协调》
该成果针对生鲜农产品在流通渠道中的损耗控制和保鲜处理两大关键问题,从供应链整体和零售商主导的视角对生鲜农产品的补货策略与协调问题进行建模和量化研究,建立了一套较为系统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补货与协调的理论与方法,有效地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研究空白,具有显著的研究前沿性和学术价值。
主要创新点:一、建立了将需求率和变质率均作为内生变量的生鲜农产品库存模型以及生鲜农产品供应商的期量折扣模型和零售商订货决策模型;建立了基于生鲜农产品实体损耗控制和价值损耗控制的两类生鲜农产品库存模型,以实体损耗和价值损耗最小化为目标,提出了基于损耗控制的零售商最优订货策略与供应链协调策略。 二、将新鲜度衰减造成的价值损耗进行量化描述,提出了需求同时依赖于价格和新鲜度且变质率阶段性变化的变质库存模型;建立了与新鲜度和价格相关的生鲜农产品时变消费者效用模型以及考虑保鲜成本的零售商利润模型,提出了考虑消费者效用和生鲜农产品保鲜的生鲜农产品订货策略。三、建立了计划期可修正条件下、考虑损耗控制的生鲜农产品零售商的多次订货决策模型;建立了基于不同新鲜度水平产品间的需求挤兑、保质期、顾客偏好,以及零售商自身风险偏好等因素的生鲜农产品库存模型,提出零售商的多阶段订货策略。
重庆市第九次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三)
获奖人简介:
龙红,艺术学院教授、副院长、博士、硕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教育部艺术学理论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出站博士后,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高等教育研究会美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出版专著《古老心灵的发掘:中国古代造物设计与神话传说研究》《中国书法艺术》《冷月孤舟——中国书画艺术专题研究》《风俗的画卷:大足石刻艺术》及《抗战时期陪都重庆书画艺术年谱》(合著)等5部、《修德好古、以古为新:拙斋龙鸿》书法艺术作品集1部,主编、参编高等学校教材《造型艺术》《设计概论》《书法教程》等10部,在《中国书法》《书法》《中国文化研究》《美术》《装饰》等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主持、参与国家及省部级科研课题6项,担任《书画家》和《西南艺术》等学术刊物副主编。
获奖成果:专著《古老心灵的发掘——中国古代造物设计与神话传说研究》
该成果通过对中国古代神话传说较为全面的占有,系统梳理出有关“造物设计”的内容资料,以“大历史观”为观照视野,从理性而全新的视角对神话传说中具体造物设计的行为、过程和结果等诸方面的深入探讨,最大程度地分析了远古先民神秘而实在的精神状态,总结出神话传说中关于造物设计的规律性原理,进行了以寻常百姓生活生产为主的原生态的鲜活历史文化的关照与探索。
主要内容:一、哲理的涵蕴——神话传说思维观念对造物设计的深刻影响;二、语言到图像——神话传说的内容给予造物设计的丰富营养;三、符号的转化——造物设计对神话传说的再创造。
第六届重庆市发展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主要获奖人简介:
陈升,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博士后,重庆市人民政府应急管理专家组特聘专家,国家重大改革项目首席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议专家,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目前已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近50篇学术论文,出版专著4部,获重庆发展研究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两项、中国软科学优秀论文奖、国务院经济普查办公室重大课题三等奖,获得2007年重庆市政务信息工作先进个人称号。近五年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项、主持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委托项目3项、主持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委托项目1项,主持其他省部级项目12项。主研项目30余项。
获奖成果:研究报告《“十三五”重庆社会矛盾及创新社会治理研究》
该成果依托“十三五”规划前期研究重大课题,针对如何化解社会矛盾创新社会治理这个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进行深刻研究。
主要内容:一、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研究结合、统计数据与调研数据结合、现状分析与趋势预测结合等方法,研究重庆过去和未来社会矛盾的现状、原因、表现形式、趋势等,并从社会矛盾化解和治理为入手研究如何创新社会治理。二、在社会矛盾分析的基础上,重点梳理重庆市社会治理现状以及国内外其他地区社会治理模式和经验,最后提出了政府、党建、法治、平台、民生等“五位一体”的创新社会治理思路,以及全过程社会治理、各主体互动、以“互联网+服务群众”平台全流程无缝衔接的社会治理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