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召开2024年人文社科科研工作会
信息来源:社科处 发布者:卢锐 发布日期:2024-03-28 10:46 阅读次数:

2024年3月26日14:30,学校在主教506会议室召开2024年人文社科科研工作会。李剑副校长出席会议并作总结讲话,社科处处长、期刊社社长兼总编辑、工程科教战略研究中心主任袁文全主持会议并作科研工作报告。人文学部、社科学部、工程科教中心、图书馆负责人,各文科学院主要负责人、分管科研副院长、科研秘书及社科处相关人员参加会议。

袁文全通报了2023年学校人文社科科研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分析了科研工作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提出了2024年需要推进的重点工作。他指出,2023年全校文科科研工作深入贯彻“立德树人、卓越研究、社会引领、国际影响”总要求,坚持面向学术前沿、服务重大需求,强化国家队意识,优化科研评价体系,推动“一院一策”实施,调整科研资源配置机制,强化基础文科科研,突出人才资源、创新动力,聚力打造大项目、大成果、大平台,着力培育新动能、塑造新优势、彰显新特色,科研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整体提升、支撑学科能力持续增强,学校荣获2023年度重庆市高校社科管理工作先进单位。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他提出了2024年人文社科科研的重点工作任务:一是深化重要奖项有组织培育;二是统筹抓好各类重大、重要项目有组织策划、有组织培育与有组织申报;三是有组织培育建设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大力强化人文社科研究高水平卓越发展;四是加快高层次学术队伍培育建设,协同相关部门、文科领域人才培育,引进大师级人才;五是有组织开展重大咨政攻关专项、推动国家层面高端咨政成果、高层级智库平台建设。

与会人员围绕人文社科科研工作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展开讨论。在人才交流和培养方面,希望“学校搭台、学院唱戏”,整合各学院、各自领域专家、人才优势,开展跨学科研究与创新活动,培育一流人才梯队,吸纳海内外优秀人才落实学科发展与有组织科研。在学科建设方面,希望依托各学院教学实践平台,探讨“重大跨学科交融”学科建设方案,为完善和丰富交叉学科建设的相关理论与实践提供支撑。

李剑做总结讲话,他对2023年人文社科科研工作所取得的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要求各文科学院深入领会会议传达的相关精神并认真抓落实,同时结合学校重点推进的工作进行了部署和要求。他指出,2024年是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科研工作攻坚的关键一年,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推进:一是抓人才,加强高水平人才储备工作,支撑人文学科科研高质量发展。聚焦一流学术队伍建设,实施“梯级开发”,用好人才引进政策,做优增量、盘活存量;二是抓平台,以跨学科、交叉平台凝聚资源,推动社会科学科研卓越发展。重点布局数字能源技术经济研究院、智能传播与城市国际推广实验室建设,推动数字人文研究院建设,通过人才、团队、平台相结合的方式,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建设;三是抓关键指标牵引,突出核心竞争力要素建设,助推科研水平整体提升;四是强化“有组织”,“有组织”科研、“有组织”创新选题、“有组织”科学咨政、“有组织”畅通渠道,以有组织咨政服务,努力实现重大咨政成果突破。他强调,2024年我们要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增强“国家队”意识,勇担“国家队”使命,全力应答“强国建设,重大何为,社科何为”的时代命题,以构建高水平文科科研创新发展体系为重点,努力在基地平台建设、重大研究项目谋划、重大咨政研究等方面取得重要新突破,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95周年校庆,向新中国成立75周年献礼。


撰稿人:俞培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