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相关单位及专家: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按照《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结合年度工作安排,现将2025年重庆市社科规划项目文化和旅游领域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学笃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紧扣“十五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以打造新时代文化旅游强市为目标,着眼全市文化和旅游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坚持正确学术方向,以良好学风深入开展研究,努力形成一批有价值、可转化的社科研究成果,为科学决策提供有益参考,为全市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二、项目申请类别及课题指南
项目分为“重点项目”“一般项目”“青年项目”三个类别,申报项目需围绕全市文化和旅游建设实践中的难点热点问题,加强战略性思考,开展前瞻性研究,深入实际广泛调查,体现服务决策的特点,届时将择优选取15项高质量申报项目纳入2025年度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申报文化和旅游领域项目的不得从其他渠道重复申报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申请人可参考但不限于以下选题研究方向申报项目:
1. “十五五”文化和旅游相关领域高质量发展研究
2.文旅融合与跨界协同机制创新
3.文旅市场数字化治理体系构建与资源精准配置研究
4.文化和旅游新业态监管的法治化路径研究
5.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研究
6.公共文化设施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置改革研究
7.数字技术驱动下文化消费场景重构与体验研究
8.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下公共文化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研究
9.文化旅游产品品牌培育和开发使用研究
10.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建设发展标准体系研究
11.数字时代文化IP的跨媒介叙事与品牌授权机制研究
12.新业态剧场的创作生态与观众拓展研究
13.旅游投资的模式、逻辑与趋势研究
14.入境旅游市场营销策略与国际影响力提升
15.数字化建设推进文博场馆高质量发展研究
16.AI智能技术重塑表演艺术的创作与未来生态研究
17.艺术节庆活动与旅游有机融合模式与效应研究
18.城乡公共文化空间的数字形态与构建路径研究
19.文物大模型多模态数据集构建与应用研究
20.古籍领域大模型构建创新应用研究
三、项目申请人的条件
(一)原则上应在重庆市内工作,遵纪守法,具有独立组织开展研究的能力,且能够承担实质性研究工作;
(二)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行政职务副处级及以上),或者具有博士学位;
(三)申请重点项目者,一般应作为负责人主持完成过省(部)级及以上社科项目;青年项目申请人(包括项目组成员)年龄不得超过39周岁(以申报通知的时间为准);
(四)申请人当年度原则上只能申报一个项目,且无在研的本市文化和旅游课题研究项目或者市社科规划项目,项目组成员同年最多可参与两个项目;
(五)项目参加者或推荐人必须征得本人同意,否则视为违规申报,一经发现将取消申报资格。
四、限制申报情形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申请。
(一)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尚未结项的;
(二)承担各类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尚未结项的;
(三)重庆市社科规划项目被终止或被撤销未到期的;
(四)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立项资助的,同年度不能申报,其课题组成员也不能作为负责人以内容基本相同或相近选题申请。
(五)以上未结项指在本通知发出之日未获得结项证书的。
五、申报程序
项目申请人填写《重庆市文化和旅游课题研究项目申报书》,盖章完成后将电子版(Word电子版非扫描件和Excel汇总表)发送社科处邮箱cquskc@163.com。纸质件提交社科处220办公室。
社科处审核无误后将统一报送。统一报送地址:重庆市渝中区枇杷山正街93号603室。联系人:王静、王美木。联系电话:63880165、15023331569。申请人须如实填写有关信息,如有不实,一律视为违规,取消当年申报资格,并记入信誉档案。邮箱:57703627@qq.com。
六、申报时间
项目申请人填报材料提交的截止时间:2025年12月9日。
校内联系人:陈老师 65105593
社会科学研究处
2025年11月26日